網絡圖文
身飼鷹——揭秘色達天葬全過程

休要問我這個過程是否血腥可怖,面對天葬你體會不到這些。藏族用最後的屬於自己的一點點物質,哺育了這些碩大的鳥類,這是我們無法企及的慈悲與善良/
四川色達,世界為之驚艷的中國聖境
色達,一個聽起來極富西部風情的名字,它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下轄的一個縣,位於甘孜州東北部。
天葬山地
這是一個沒有塵世繁瑣的世界,這裏的人終日只做一件事,就是修行。
這裏還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藏傳佛學院之一的喇榮五明佛學院(也稱為色達佛學院),以喇榮寺為中心,連綿數公里密密麻麻的小紅屋都是僧人們自己搭建的小棚屋,建築的規模幾乎佔據了整個喇榮溝。
在佛學院內最高的山峰上有一個巨大的、金碧輝煌的壇城,是平時人轉經的場所。
天
葬山
過程
藏族的喪葬方式有五種,即天葬、水葬、火葬、土葬和塔葬。最常見的是天葬,藏語稱為「杜垂傑哇」,意為「送屍到葬場」,或稱「恰多」,意思是「餵老鷹」。藏族天葬是自然形成的,習俗已有上千年的歷史,西藏位處數千高尺的高原地帶,地質堅硬,植被稀少,氣溫寒冷,較不適合土葬或火葬。藏人死亡後,用白布將屍體包裹,停屍一日至數日,請喇嘛唸經超渡,擇定日期送葬,這一期間家門口懸掛一個紅色陶土罐,土罐內放進食物,供死者的靈魂使用。出殯當天,家屬將屍體送往天葬台,背屍人和送葬者均不得回頭看,並且在路上把紅陶罐摔破,後交給天葬師處理,家人不得跟到天葬台。
天葬師將屍體放在天葬台上,司葬者燒起火堆,燃起「桑」煙,遠處的禿鷹見到濃煙會自主性的飛過來,聚集於附近的山巒,等待啄食。天葬師將遺體骨肉剝離,骨頭用石頭砸碎,將屍體分解給禿鷹啄食,肉身以食盡為吉祥,若有殘餘,則將其焚化。
藏傳佛教認為天葬符合釋迦牟尼傳記中所說的「割肉餵虎」精神,死者的靈魂也可以隨鷹昇天。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