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標題 |
於中世紀至上世紀時代,珠算是我國民間一種重要的運算方式,而算盤是該項方式的必須器材.在我國商業社會上有重大歷史價值. 被譽為“中國第五大發明”,中國珠算日前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至此,中國共有三十八個項目入選該名錄,項目總數居世界第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日前將中國珠算列入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一同獲得提名通過的還有蒙古書法、日本和食、地中海飲食文化等十四項之多.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一般的算盤制作多為木製(或塑料製品),矩形木框內排列一串串等數目的算珠稱為檔,中有一道橫樑把珠分隔上下兩部分,上半部每算珠代表5,下半部每算珠代表1,樑上有定位點(亦稱個位點)其形式有: 二五珠算盤:上半部兩算珠、下半部五算珠(十六進制,傳統「一斤十六兩」;因此亦稱斤兩算盤) 一五珠算盤:上半部一算珠,下半部五算珠(十進位制明式算盤) 一四珠算盤:上半部一算珠,下半部四算珠(十進位制中式(宋或以前)/日式算盤)算盤是算籌的化身。 中國歷史博物館還藏有廣東出土的清代算盤,上粱2珠下粱6珠的算盤,十分罕見。用算盤計算稱珠算,珠算有對應四則運算的相應法則,統稱珠演算法則。相對一般運算來看,熟練的珠算不遜於計算器,尤其在加減法方面。根據珠算演變而來的珠算式心算成了速算技術的一種。据証於上世紀40年代,一些大型商業機構於每年會計年度結算期中,除了用計算機作業外還可以再用珠算作最後精確覆核,以免錯失。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