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1日星期五

太乙嵯峨——紫禁城建築藝術特展



太乙嵯峨——紫禁城建築藝術特展 主辦機構: 民政總署、澳門藝術博物館、文化局 故宮博物院、澳門基金會、旅遊局、澳門日報 展覽場館: 澳門藝術博物館四樓中國書畫館、中國陶瓷館 導 言 弘揚燦爛中華文化藝術、致力促進海內外文化交流,是澳門藝術博物館的長期目標。二○一五年是故宮博物院建院九十周年之慶,適逢澳門歷史城區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十周年紀念,在這背景下,二○一五年度故宮文物特展特舉辦“太乙嵯峨——紫禁城建築藝術特展”。 紫禁城於明代永樂四年(公元一四○六年)開始建造,其後不斷改建、添建,尤其是明代嘉靖時期的改製和清代乾隆年間的改建,使紫禁城最終形成今日的建築規模。紫禁城的設計與中國歷代宮殿建築一脈相承,規劃佈局承襲了中國歷代帝王所遵循的傳統禮制、周王城制度、唐宋以來所形成的宮殿營建模數制及清代模數制的規範化,以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風水說,是集禮制、模數制和風水說於一體的完美體現。以紫禁城為中心的規劃佈局,顯示出紫禁城在北京城的重要地位。 “太乙嵯峨”展覽在紫禁城的總體規劃、單體建築設計、建築色彩等多方反映紫禁城的建築藝術。展品近百件套,分四大專題展出,包括“‘琉’光溢彩”、“濃縮天地”、“金窗繡戶”, 以及“宮闕流芳”。展覽透過立體模型,古建構件,如斗栱、琉璃、花罩、匾聯等,並配以相關視覺影像展示,體現中國古代建築的文化內涵與藝術特徵,觀眾可從中領略中華五千年建築文化的豐厚積澱 “體和殿”匾 清代 高96釐米 闊121釐米 厚20釐米 體和殿位於紫禁城內廷西六宮,是慈禧曾經居住過的地方。此匾懸於體和殿外簷。在楠木的木匾之上浮雕九龍祥雲,其上方中心為坐龍,其餘為行龍。中鈐“慈禧皇太后御筆之寶”,匾上“體和殿”滿漢字為銅鎏金。反映了慈禧皇太后要在後宮內建立一種體察和睦的宮廷生活願望。 清高宗行書九言聯 清代高292.5釐米 闊38釐米 厚6釐米 金漆雕龍底嵌黑漆字九言木對聯,與“五福五代堂”匾為一組。上聯台首鈐“三希堂”,下聯鈐壓角章“古稀天子之寶”和“猶日孜孜”。“燕翼仰貽謀斂時五福,瓜綿徵篤祜至于萬年。”上下聯對仗工整,引經據典,寓意深遠,表達了“斂時五福”、“至于萬年”的渴望。 濃縮天地 圓明園西路萬方安和燙樣 1:100 清代長57釐米 闊57釐米 高15釐米 “萬方安和”是圓明園四十景之一,始建於康熙朝,初名“萬字房”。雍正五年丁未(1727)八月初九,懸掛雍正御筆“萬方安和”匾。建築位於圓明園內杏花春館西北,建於水池之中,平面形如“卍”,基座上隨形建屋,每面各五間,中間十字區域十三間,共三十三間,周圍帶?廊。屋頂形式為歇山捲棚頂,施灰色布瓦。燙樣屋頂可掀起,室內隔斷、御榻、寶座等一覽無遺。 柱頭科斗栱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長60釐米 闊60釐米 高35釐米 此組斗栱模型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依據清代《工程做法》的規定製作而成,
濃縮天地
圓明園西路萬方安和燙樣   1:100    清代
長57釐米 闊57釐米 高15釐米
“萬方安和”是圓明園四十景之一,始建於康熙朝,初名“萬字房”。雍正五年丁未(1727)八月初九,懸掛雍正御筆“萬方安和”匾。建築位於圓明園內杏花春館西北,建於水池之中,平面形如“卍”,基座上隨形建屋,每面各五間,中間十字區域十三間,共三十三間,周圍帶?廊。屋頂形式為歇山捲棚頂,施灰色布瓦。燙樣屋頂可掀起,室內隔斷、御榻、寶座等一覽無遺。
柱頭科斗栱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長60釐米 闊60釐米 高35釐米
此組斗栱模型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依據清代《工程做法》的規定製作而成。

 宮闕流芳
    “體和殿”匾    清代
    高96釐米 闊121釐米 厚20釐米

    體和殿位於紫禁城內廷西六宮,是慈禧曾經居住過的地方。此匾懸於體和殿外簷。在楠木的木匾之上浮雕九龍祥雲,其上方中心為坐龍,其餘為行龍。中鈐“慈禧皇太后御筆之寶”,匾上“體和殿”滿漢字為銅鎏金。反映了慈禧皇太后要在後宮內建立一種體察和睦的宮廷生活願望。

    清高宗行書九言聯    清代
    高292.5釐米 闊38釐米 厚6釐米

    金漆雕龍底嵌黑漆字九言木對聯,與“五福五代堂”匾為一組。上聯台首鈐“三希堂”,下聯鈐壓角章“古稀天子之寶”和“猶日孜孜”。“燕翼仰貽謀斂時五福,瓜綿徵篤祜至于萬年。”上下聯對仗工整,引經據典,寓意深遠,表達了“斂時五福”、“至于萬年”的渴望。
  
琉”光溢彩
“太和門”款正吻 清代長100釐米 闊40釐米 高120釐米
正吻又稱龍吻、大吻,由最初的鴟尾演變而來,明清時期改為龍形吻,安放在建築正脊兩端,有避火驅災的象徵意義。正吻因為體型過大難以整體燒製,多為分體燒製後拼接組合而成,此件帶有“太和門”款正吻,係四拼,即分為四塊燒造,再用銅鎏金鋦子連接固定成一整體。

  
  琉璃走獸——行什    清代     長38釐米 闊27釐米 高55釐米     因排列在走獸的第十位,故稱行什。是猴子形的走獸,背生雙翅,手執寶杵。行什的使用是個孤例,只出現在故宮太和殿建築的屋頂上,是建築至高無上等級地位的象徵。行什背插雙翅,手持金剛寶杵,能降魔除妖,是傳說中的雷震子,具有防雷和消災免禍、懲惡揚善的超凡功力。
琉璃仙人 清代
長55釐米 闊30釐米 高52釐米
琉璃仙人又叫真人,安裝在明清宮殿建築屋頂簷角處垂脊、戧脊和角脊的最前端。外形是一位仙人騎在一隻昂首挺胸的雞上面,形態優美,外面滿掛琉璃釉色,既起到防水作用,又是屋角的裝飾品。其功能是遮住兩坡瓦壟交匯點上三連磚上口,保證雨水不滲入到下面木構件,為減輕重量和便於安裝,燒製成中空。其紋飾雕刻精美,體現出清代琉璃工藝的燒造水準。
  
   金窗繡戶     嵌琺瑯書畫槅扇    清乾隆     高256釐米 闊60釐米 厚8釐米     五抹槅扇,紫檀木,槅心拼攢燈籠框,卡子花鑲嵌蝙蝠夾壽字琺瑯,槅心雙屜夾藍紗,槅眼雙面貼落臣工書畫,繪畫作品是宮廷畫師繪製的山水花鳥畫作,書法作品則是大臣們書寫的萬壽祥瑞的詩句,書、畫相間,增添了藝術情趣。裙板、絛環板酸枝木,雙面鑲嵌琺瑯夔龍框、銅鎏金雲龍團紋。     此扇槅扇原位於樂壽堂內,樂壽堂位於清高宗乾隆帝為他歸政後所建造寧壽宮建築群內,始建於乾隆三十七年壬辰(公元一七七二年),內簷裝修製作於乾隆四十年乙未(公元一七七五年)左右。槅扇採用包鑲工藝和鑲嵌工藝,包鑲工藝,即槅扇框架內芯用楠木或雜木製作,外表貼上一層薄薄的紫檀木面,嚴絲合縫、渾然一體;鑲嵌工藝,即在木裝修上鑲嵌瓷片、琺瑯、玻璃、銅器、寶石、螺鈿等材料,色彩絢麗、富麗堂皇。體現了乾隆中晚期內簷裝修工藝的典型特點。     壽康宮後殿銅寶匣    清代     長26釐米 闊22釐米 高6釐米     此銅寶匣安於壽康宮後殿正脊中間脊筒內。除上口外,五面均鏨有雲龍紋飾。匣內現存五香、五穀、五色線和《合龍經咒圭壹部》。壽康宮後殿,建於清乾隆元年丙辰(1736),嘉慶、光緒等朝亦曾修理。歷代皇太后均曾在此居住。
 宮闕流芳
    “&n